繁體中文(香港)
  • AI
  • Agent

MCP server vs 工具 vs Agent 技能

MCP 伺服器、工具使用和 Agent 技能:了解現代 AI 開發的層次

Guamian
Guamian
Product & Design

Stop wasting weeks on user auth
Launch secure apps faster with Logto. Integrate user auth in minutes, and focus on your core product.
Get started
Product screenshot

AI 原生開發加速,越來越多工程師將像 Claude、Cursor 及 VS Code AI 擴充套件等工具整合進工作流程。但混淆亦常見:

  • 甚麼才是 MCP 伺服器
  • MCP 工具 和伺服器有什麼不同?
  • 當我們說 工具使用,指的是什麼?
  • 甚麼是 Claude 程式碼技能?又有何定位?
  • 何時該使用哪一種?
  • 這些層次如何配合,處理真正的工程任務?

本文會清楚、實用地解釋這三個概念、界限,以及它們如何塑造新世代軟件開發。

MCP:三個元件,一種協議

MCP(模型上下文協議,Model Context Protocol)由 Anthropic 創立,是讓 AI 模型標準化地存取外部資源、API、工具、數據庫或內部系統的方法。

核心有三個要素:

  • **MCP 伺服器:**一個向 AI 客戶端暴露能力的後端服務
  • **MCP 工具:**由伺服器提供、可被呼叫的具體行動
  • **MCP 提供者:**如 Claude Desktop、Cursor、VS Code 擴充套件等整合

而且,這些在 MCP 以外,但經常被混淆:

  • **Claude 程式碼技能:**Claude 在 IDE 內建的程式智能

理解這些層次有助於你設計更好的 AI 工作流。

工具是什麼?(AI 工具通則)

在談 MCP 工具或 Claude 程式碼技能前,先要了解「工具」在 AI 世界裡的意義。

在現代 LLM 系統中,工具指的是:

AI 模型可呼叫的外部操作,使其能在現實世界中執行動作,不只是產生純文字。

工具賦予模型行動能力。工具可以是任何東西:

  • 一個 API 端點
  • 資料庫查詢
  • 檔案系統操作
  • 瀏覽器動作
  • 執行程式碼
  • 寄發電子郵件
  • 建立用戶
  • 互動雲端資源
  • 呼叫 LLM 函數

當模型決定呼叫工具時,它就跳出了純語言,執行有實際影響的行動。

工具存在的原因

工具的出現,是因為純文字模型的能力很快會遇到天花板。

模型能解釋、推理、草擬程式碼,但不能真正 觸碰 你的系統。它不會自己查詢資料庫、變更檔案、呼叫 API、部署雲端、或執行多步驟的繁複操作。

當你將一系列工具交給模型,這些斷層便消失。模型獲得一個受控方式,能與真實基礎架構互動,同時你依然能嚴格設定它能做甚麼及如何做。工具帶來了結構、安全,以及文字模型一直無法具備的執行層。

工具使用的核心思想

工具由契約定義:

模型看到這種定義時,能:

  • 理解這工具能做什麼
  • 判斷何時該使用
  • 構建輸入物件
  • 呼叫工具
  • 把輸出結果帶去下一步

工具實際上讓 LLM 成為協調者。

重要界線

常有人誤解工具,覺得它比實際更強大。其實工具不是智能,不包含商業規則、權限、或工作流程邏輯。一個工具只是模型可呼叫的、細分的小操作,僅此而已。你看到的多步工作流、決策等,並非工具本身,而是模型把數個工具串連運用與推理。

工具在 agent 生態的意義

現代 agent 框架-OpenAI Functions、Claude Tools、MCP、LangChain-原理一致:LLM 只有能實際行動時才真正有用。只說話不夠,模型必須能入手現實世界。

工具正是讓這一切可能發生的那層。它們連接了模型推理與你系統的真實能力,並在受權管制下進行。這個橋樑使 AI 不再只是被動產生文字,而是成為能提取數據、變更檔案、協調工作流、甚至觸發後端流程的操作員。

因此,工具使用已悄然成了今日幾乎所有嚴肅 AI 應用的基礎,從 IDE 助手、後台自動化到 DevOps copilots、IAM 自動化、數據 agent 和企業級工作流引擎。MCP 正是在這基礎上,為這些工具的暴露帶來一致的協議,標準化模型發現與互動真實系統能力的方式。

MCP 伺服器:AI 的後台能力層

你可以把 MCP 伺服器想像成,一個向 AI 助手暴露經過精選的能力的後端服務。不是讓模型無限制隨意存取系統,而是把你願意讓它使用的一部分包裝起來:內部 API、身份認證邏輯、資料庫操作、業務工作流或權限驗證等。

例如,一個 IAM 平台(如 Logto)可藉此暴露如下操作:

  • 列出/建立組織
  • 產生組織或 M2M Token
  • 檢查用戶對 API 的存取權
  • 讀取應用程式設定
  • 根據租戶設置產生安全後端程式碼

MCP 伺服器價值在於這些能力的結構化管理。

不用到處散布整合,每樣能力都在一個定義明確的接口後面。這帶來數個實際好處:

  • 多個 AI 客戶端能重用同一後台邏輯
  • 安全和權限界線集中管理
  • 對每個 agent 保持一致契約
  • 企業系統更嚴格地控管 AI 可執行的操作

因此,MCP 伺服器特別適合需要正確性和存取控制的場景-身份系統、支付、CRM、DevOps 和內部管理工具。

MCP 工具:暴露給 AI 的原子行動

上一節說了工具,工具不是伺服器,而是伺服器內部的單一行動。

工具範例:

  • create_organization
  • invite_member
  • list_applications
  • generate_backend_snippet
  • inspect_user_access

工具特性:

  • 小型化
  • 無狀態
  • 方便 LLM 呼叫
  • 可組合成複雜工作流

不會自行維護上下文或提供安全政策。它們只是經由 MCP 暴露的「函数」。

Claude 程式碼技能:IDE 智能層

Claude 程式碼技能不是 MCP 的一部分

它是 Claude 在如下環境的內建能力:

  • Cursor
  • Claude Desktop
  • VS Code / JetBrains 編輯器

程式碼技能範例:

  • 讀取整個倉庫
  • 跨多檔案編輯
  • 產生新模組
  • 偵錯日誌
  • 程式碼重構
  • 跨檔案執行任務

Claude Code 無法做的:Claude 程式碼技能不能管理組織權限、存取租戶數據、執行安全商務流程、直接呼叫你的內部基礎架構、或修改受保護的生產資源。這些正正是 MCP 存在的原因。

關係圖像化

簡單講:

  • Claude 程式碼技能 = 程式推理
  • MCP 工具 = 行動
  • MCP 伺服器 = 能力 + 安全 + 業務上下文

它們互補,而非互相取代。

為何 MCP 伺服器成為企業 AI 的進入門檻

MCP 伺服器解決了 AI 開發的一個基礎問題:模型對你的內部系統一無所知,除非你用結構化、安全的方式把那些資源暴露給它。否則,模型只能猜、套公式、或產生根本無法執行的指令。

MCP 伺服器正是這條缺失的橋。你可在可控的地方暴露內部功能,用自己的規則,同時確保安全邊界。這樣設定後,模型能獲得真實能力,也絕不會繞過現有基建或權限邏輯。實際上,MCP 伺服器讓你:

  • 安全曝光後台功能
  • 對每項行動套用身份驗證與授權
  • 為多個 AI agent 維持統一接口
  • 支援多步驟工作流,而非將邏輯寫在 prompt
  • 讓模型有真正權力,但始終在定義好的範圍內

這亦解釋了像 Logto 這類 IAM 平台和 MCP 的天然結合。

像權限、Token、組織、Scope、M2M 流程這些概念,正好可映射到 MCP 伺服器設計要鞏固的安全保證,令身份認證成為安全 AI 執行的骨幹。

什麼時候用 MCP 伺服器、工具或 Claude 程式碼技能?

場景最佳選擇
跨多檔案程式碼編輯Claude 程式碼技能
執行簡單行動MCP 工具
曝露安全企業流程MCP 伺服器
整合內部後台能力MCP 伺服器
構建 AI 驅動產品功能MCP 伺服器 + 工具
讓開發者在 IDE 互動基礎架構Claude 程式碼技能 + MCP 伺服器
執行身份/存取權限操作MCP 伺服器

未來:三層協同運作

最強大的 AI 系統會結合三者:

  • Claude 程式碼-程式推理與重構
  • MCP 工具-原子級行動
  • MCP 伺服器-安全的後台功能

合起來能做到:

  1. IDE 智能
  2. 可執行工具
  3. 企業級能力

這個組合把 AI 從「有用的聊天機器人」轉變成:

  • IAM 運維
  • DevOps 助手
  • 後台自動化引擎
  • 工作流執行器

對於像 Logto 這樣的平台,更成為身份與授權的自然分發層。

最後總結

MCP 伺服器

一個向 AI 曝露安全系統能力的後端服務。

MCP 工具

伺服器提供的原子行動,等同可呼叫的函數。

Claude 程式碼技能

理解程式並進行高階編輯的 IDE 智能-但本身不能存取安全系統。

三者合一:AI 能理解你的程式碼(Claude Code)、執行精確行動(工具)、並用內部系統跑安全流程(MCP 伺服器)。

這正是新一代 AI 驅動開發的基石。